夏天新冠肺炎传染性差?专家这样说
8月18日0—24时,
浙江新增确诊病例2例
(均为之前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浙江最新疫情通报
8月18日0—24时,新增确诊病例2例(均为之前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18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77例(境外输入病例58例)。
全国最新疫情通报
8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8例,广东4例,浙江2例,陕西2例,山东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00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12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233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127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1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69例(其中重症病例2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9685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4888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0800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7093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例(境外输入13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3例(境外输入11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45例(境外输入22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5092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560例(出院3677例,死亡7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486例(出院450例,死亡7例)。
境外最新疫情通报
世界卫生组织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达21756357例。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8日14时16分(北京时间20时16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06440例,达到21756357例;死亡病例增加4473例,达到771635例。
这些消息你也会关心
关于近期疫情
钟南山给出最新判断
8月17日,在国家空气净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启动仪式上,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的钟南山出席活动并致辞。会上,钟南山回应最近本土新增病例、进口冷冻食品等公众关心的话题。
(点击观看视频)
“广东汕尾疫情有望得到控制”
对于最近广东汕尾出现的本土新增病例,钟南山表示广东在疫情防控上抓得很紧,目前看来,还没有发现有新病例,局地疫情有望得到控制。
“进口食品传染比较少见,不要太夸大”
针对大众关注的进口冷冻生鲜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问题,钟南山称,“进口食品传染比较少见,不要太夸大”。
钟南山:大家要戴口罩,保持距离。北京新发地疫情之后,我们更强调洗手,接触冷冻肉类、鱼类要特别注意。
“夏天新冠肺炎传染性差的想法太天真”
近期,各地散发病例仍然存在。由于大部分人群仍属于易感人群,钟南山表示,疫情防控不能放松警惕。
钟南山:我们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我们的抗体检出率在广东地区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甚至百分之零点零几。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零点零几的人有抗体,其他人没有免疫性,只要感染上病毒你就会得。
原来我们想得太天真,以为新冠肺炎跟SARS差不多,到了夏天传染性应该差一些,现在看来夏天照样是这样。
“面对疫情,中国始终坚持生命第一”
疫情防控毫不放松,为的是全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钟南山表示,有些国家是经济第一,但中国始终是生命第一。
钟南山:对于疫情在任何地方的复发,我们始终非常警惕。这半年我深刻地感觉到国内外疫情治理的哲学很不一样。
有的国家是经济第一位,因为如果经济不好,有的人就没饭吃了。但中国是生命第一,这点我的体会非常深刻。
与新冠肺炎相关等七类药品
可申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明确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国家基本药物等7种情形的目录外药品,可纳入2020年药品目录拟新增药品范围,调整后的新版药品目录将于年底公布。
这7种可调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包括:
▸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
▸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药品;
▸纳入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或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且于2020年8月17日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药品;
▸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
▸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7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
▸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7日期间,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向国家药监部门补充申请并获得批准,适应症、功能主治等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
▸2019年12月31日前,进入5个(含)以上省级最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
其中,主要活性成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除外。
浙江省教育厅提出意见
开学前连续14天测量体温并上报学校!
暑假即将结束,各级各类学校原则上按正常时间开学。为做好秋冬季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复课,省教育厅在前期工作部署基础上,就做好全省学校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提出了相关意见。
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提高思想认识。
要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意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条件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二)压实主体责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进一步强化履职尽责,结合各地各校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部署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将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学校责任、个人责任落实到位,真正做到守土尽责、守土有方。
(三)完善工作方案。
要按照“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和“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根据常态化条件下疫情形势和秋季开学特点,科学制订秋季开学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采取新生、老生分批、分期报到的方式,避免大规模人员流动聚集。高教园区等高校集中的区域要加强沟通协调,有序错峰开学报到。要参照春季开学方案,结合秋季新一届学生入学的实际,进一步充实完善开学方案,不断织密校园疫情管控网络。
(四)组织开学检查。
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在开学前2周对秋季开学准备情况进行一次自查,根据开学方案、应急预案组织一次开学演练。在开学前1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就疫情防控、开学准备、校园安全、教学安排等方面对辖区学校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学校不得开学。
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
(一)完善防控体系。
要在全面总结完善上半年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基础上,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要求,进一步完善校园疫情防控体系。
持续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九大机制,继续强化全面采集健康码、进出校门测体温、对重点人群进行血清和核酸检测、开展错峰错时上下学、推行班级固化管理、加强家校联动等六项“硬核”管控措施,继续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二)加强人员管理。
要全面排摸师生尤其是新生和新入职教师的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要求师生在开学前连续14天每日测量体温,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并如实上报学校。
加强学生返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中要载明疫情防控的要求和提示,明确告知学生健康申报、疫情防控规定及开学返校注意事项,尤其要做好外地学生来校途中的安全提醒。
高校要精准掌握每一位外地来校学生乘坐的交通工具和具体时间信息,要求外地学生按校方规定的批次和时间来校,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安排车辆统一组织接站。
要按规定妥善做好重点地区来校师生的核酸检测工作,对于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区的师生,可采取提前或推迟报到、报到后在学校指定区域或居家(室)观察14天等办法,做好重点人员的管理与服务。
(三)强化校园管控。
继续守好学校“大门”,人员出入校门须实行严格登记制度、体温检测制度和亮码通行制度。
校园暂不对外开放,无关人员和车辆不得进校。
原则上送新生车辆和家长等校外人员不进入校园,若必须进校需科学设计人流、车流路线。
实施最小单元网格化管理,根据校园情况合理调整人员进出校门及校内活动的密集度,确保不拥堵、不出现大规模人员聚集。
(四)做好服务保障。
各地各校要加强疫情防控所需的设施设备及物资储备,要按规定在学校设置(临时)隔离室(点),配备一定数量的口罩、体温检测仪、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强化医务人员、卫生管理员、安全保卫员、志愿者等校园防控队伍的配置,加强人员培训和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周密做好师生就餐、住宿、分批次错时上学放学等安排。
落实好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充分考虑疫情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足额发放国家助学金等资助,妥善安排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五)建立联防联控。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疫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继续发挥开学专班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开学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监督,共同做好开学前后校园附近的交通与治安管理、疫情防控处置、舆情管控等开学保障工作。
学校要加强与属地卫健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形成教育、卫生、公安、交通、宣传、网信等相关部门疫情防控的协作机制、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
三、认真筹划开学工作
(一)优化教育教学计划。
合理制订新学期教育教学计划,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战“疫”专题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正常化。
要上好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和安全教育。
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省有关要求,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和省定地方课程。
强化教研指导,优化教学方式,合理把握教学进度,做到教学内容适量、教学时长适当。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多形式开展校内文体活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
高校要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环节,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保障教书育人质量。
(二)开展校园安全整治。
各地各学校要在开学前1周,认真组织开展一次校园安全大检查,确保学校校舍及各类设施设备均能安全正常使用,特别要对消防安全、用水安全、食堂和食品卫生、实验室及危化品管理、校车安全、建筑及设施设备等安全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进行安全整治。
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和学校,要对学校的校舍、围墙、实验室、安防设施设备、饮用水管等受损状况和修复情况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评估,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三)整治校园卫生环境。
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与预防性消毒工作,特别做好食堂、宿舍区域、厕所、垃圾箱房、电梯、阅览室和隔离区域等的卫生消毒,彻底整治校内卫生死角,有效阻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查。
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开展卫生清洁和预防性消毒,落实食堂员工健康申报等制度,杜绝带病上岗。
(四)做好心理危机预防。
建立动态排查上报和跟踪记录制度,开学前要安排班主任、心理教师与心理高危学生家庭的联系沟通,逐一开展拉网式心理排查,了解学生暑期的学习情况、重大情绪变化以及亲子关系情况。
重视家庭因素尤其是亲子关系在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中的重大影响,加大家校协同力度,构建家校、家(庭)社(区)心理危机联动机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干预和转介办法,减少学生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高度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家庭关系及情绪波动情况。发现有心理高危师生,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特殊情况可允许其延期返校。
(五)提升健康素养。
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健康体魄、心理健康为出发点,重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心理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继续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食品安全、近视防控等教育,引导和培养师生保持健康社交距离、实行分餐制、推进“公筷公勺”等卫生文明习惯,加强师生个人卫生和自我防护。
教育引导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和合理的户外运动,合理平衡膳食,提高免疫力,努力提升健康素质。
各地在开学前后遇到的特殊情况,请及时报当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向省教育厅报告。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健康中国、健康浙江
最新动态: